实验动物给药——灌胃

注意事项

胃内容物会影响药物的给药容量,禁食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到药物的吸收
一般灌胃给药在空腹时给予吸收较快,也较完全。
操作时不要用力猛插,以免插破食道或误插入器官造成动物死亡
适当的剂量和给药频率
观察和记录

优点

适用于需要经消化道给药的药物
适用于那些口服吸收效果好、对胃肠道刺激小的药物
操作简单
能够模拟药物在体内的自然吸收过程
给药剂量准确
是借灌胃器将药物直接灌到动物胃内的一种常用给药方法

缺点

 

 

物品准备

手套
药物或其他灌胃溶液
适用型号灌胃针
1ml针管
记录本

操作

动物准备:
禁食 4~8 小时

选取灌胃针:
30克以下的用6号
30克-50克的用8号
50克以上的小鼠用12号55mm
100克左右的可以选用12号65mm或者12号70mm
300克以上的大鼠用16号80mm
500克以上的可以选用18号或者20号

吸取适量药物备用
灌胃体积:
0.2~0.5ml/10g(小鼠)
10~20ml/kg(大鼠)

动物抓取(以小鼠为例):
左手拇指、食指固定头部
小指、无名指和掌心夹注尾巴
    腹部朝上,颈部拉直
灌胃:
右手持灌胃器
灌胃针从鼠的口角插入口腔,轻压舌根
沿咽后壁徐徐顺入食管(针顺入时应无阻力)
若感到阻力或动物挣扎时,应立即停止进针或将针拔出,以免损伤食管或误入气管
灌胃针进入约3cm左右时即达胃内
观察和记录

(图源丁香园)

其他动物:
大鼠:
最好戴帆布手套
纱布盖在大鼠身可防滑,适合初学
灌胃针进入深度为5cm左右
灌胃量10~20ml/kg(大鼠)


豚鼠:
豚鼠放在实验台上
干纱布罩住其头
将豚鼠固定在左手掌下
拇指和食指挤压其口角部让口张开
右手持抽好药物的灌胃器,沿豚鼠上腭壁插入食道

兔:
实验兔放在实验台上
左手掌从头部握住兔头颈部
拇指和食指使劲压迫其口角部使口张开
右手持抽好药液的灌胃器,用有弧度灌面从右口角处慢慢插入
灌胃针进入深度为 15~18cm


犬:
灌胃一般要借助于开口器、灌胃管进行
先将动物固定
将开口器固定于上下门齿之间
将灌胃管(常用导尿管代替)从开口器的小孔插入动物口中
沿咽后壁而进入食道
插入后应检查灌胃管是否确实插入食道
可将灌胃管外开口放入盛水的烧杯中,无气泡产生,正确
注射器与灌胃管相连,注入药液

 

猪

生理特点:
猪的鼻翼与上唇联合形成吻突
鼻腔内上下鼻夹与鼻中隔通道极窄

F10-12号的导尿管
预先做好一矩形小木块,中间有一洞,让小猪咬住,将其固定,然后再由此洞下胃管
此种操作较为简便。

来源:常用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和方法-广东药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

鸟类:包括鸽、鸡等
助手将其身体用毛巾裹住固定好
实验者用左手将动物向后拉,使其颈部倾斜
左拇指和食指将动物嘴撬开,其他三只手指固定好动物头部
右手取带有灌胃针头的注射器,将灌胃针头由动物舌后插入食管
不要象其它动物灌胃时插的太深
如动物不挣扎,插针头又很顺利,即可将药液经口或食管上端罐入胃内。
罐入速度要慢。

问题分析

灌胃后死亡:
灌胃针误入气管,药物会进入气管导致小鼠当场窒息死亡
损伤或穿破食管,会导致小鼠逐渐消瘦并死亡

技巧

熟能生巧,关键在于动物抓取和体位控制

持针姿势同样重要

THE END